散裝酒秒變“品牌酒” 安徽省蕭縣警方偵破特大制售假酒案
時間:2019-02-13 10:21:45 來源:皖北晨刊 點擊:394次
春節期間,安徽省蕭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在各警種部門的協助下,經過連續數月縝密布控,成功破獲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白酒案,抓獲涉案嫌疑人15人;搗毀生產、儲存假酒窩點12處;繳獲假冒“迎駕”、“口子”、“古井”等品牌白酒1800余箱、散裝白酒80余桶(50斤/桶);扣押作案車輛6臺;查扣封蓋機、灌裝機等制假設備5套,制假包材、商標6萬余件,初步估計涉案金額達500余萬元。
假酒魚目混珠 專案組順藤摸瓜
2018年11月份,蕭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接到舉報稱,轄區多個鄉鎮的超市、商鋪出現大量假冒品牌白酒。這些假酒從外觀上很難分辨,再加上部分群眾識假辨假能力較弱,因此很多群眾購買后才發現上當受騙。
在獲悉這一消息后,經偵大隊迅速組織精干力量成立專案組,從當前的線索入手,追查假酒來源。為盡快摸清假酒貨源,民警多次前往蕭縣各鄉鎮出現假酒的商鋪、超市,便衣暗訪。
為避免“供貨商”察覺出異常,幾個月來,民警只得暫時按兵不動,等待時機。通過數日的偵查和蹲守,民警逐漸摸清假酒運送規律,并對運送假酒的兩名“送貨員”李某、馬某進行嚴密監控。
犯罪鏈浮出水面 環環相扣分工明確
民警針對李某、馬某二人的活動范圍和社會關系,縝密調查后了解到,這二人手中的“貨物”,皆是出自淮北的一名“供貨商”種某之手。
經查,種某在淮北經營一家煙酒批發部。那么,種某又是怎么做到能夠源源不斷地向李某、馬某二人提供數量巨大的假酒?這些假酒究竟從何而來?帶著疑問,專案組抽調部分警力,圍繞種某展開了新一輪的調查。在對種某進行全方位的偵查后,民警終于獲悉了其背后隱藏的“秘密”。
原來,種某是李某、馬某的上家,其手中的假酒是由種某經過其上線朱某從河南虞城某酒廠運至淮北。朱某、種某、李某、馬某都是單線聯系,種某向朱某要貨,朱某將貨從河南拉來之后交給種某,由種某賣給蕭縣的馬某、李某,馬某、李某再向下銷售。這一調查結果,明確地向辦案民警展示了種某、李某、馬某等人之間的違法犯罪“交易”。
隨后,專案組再次組織警力趕赴河南虞城,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,對該酒廠進行縝密偵查。經過連續數天的苦心經營,綜合研判,民警最終獲悉,該工廠是一個生產、倉儲假冒品牌白酒窩點,工廠負責人為朱某。犯罪嫌疑人朱某曾在2016年4月因生產銷售假酒,被碭山縣公安局處理過,后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,2017年4月刑滿釋放后繼續“重操舊業”,伙同犯罪嫌疑人趙某等人,在河南虞城鎮固里鄉設立生產窩點,并從山東、河南、江蘇等地,購買制假設備、包材、原酒,大肆生產假冒“迎駕”、“口子”、“古井”等品牌白酒,并向安徽宿州、淮北,河南商丘等周邊地區銷售,銷售金額達200余萬元。
至此,一個橫跨多省的完整犯罪鏈呈現在專案組眼前。
兵分多路同時出擊 15名嫌疑人落網
經過數月的追蹤研判,專案組認為抓捕時機已經成熟。1月22日上午,辦案民警在朱某的批發部內將朱某、種某二人當場抓獲,并現場繳獲一車假冒品牌白酒。
1月22日中午,民警獲悉,李某、馬某二人將會運送一批假酒至蕭縣各鄉鎮,遂在二人的必經之路設伏,在二人經過蕭縣龍城鎮三里莊某路段時,將二人當場抓獲。同日,在河南虞城的抓捕組民警聯合當地警方,對該生產、倉儲假冒品牌白酒窩點進行突擊抓捕,將該窩點的負責人朱某,以及正在加工制作假酒的工人陳某等11人抓獲歸案。
目前,嫌疑人朱某、種某、李某、朱某、陳某被蕭縣警方刑事拘留,該案正在進一步深挖辦理中。
本文關鍵詞:假冒,儲存,商標,灌裝機,假酒